20151126曾銘宗炒房幫兇

【1126金管會】曾銘宗炒房幫兇,當立委我呸!保險不動產最低收益率不能廢

「高房價」是2014年民眾十怨之首,政府眼見地方,中央選舉在即,祭出各種調控房市手段,從查交易稅,豪宅稅、到囤屋稅及房地合一稅制修法。今年房市表面稍微降溫而已,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就迫不急待宣佈調降保險業的不動產投資報酬率,他為保險業豐沛的資金找到了出路,也在亟欲購屋的小老百姓頭上,狠狠敲了一記悶棍,期待房市再降,逢低進場謀得片瓦棲身?甭想了!

曾銘宗本週一(11/24)宣布,保險業不動產最低收益率限制從2.805%調降1碼(0.25%)到2.555%,而且,他希望中長期讓保險業者「自訂收益率」。當初,限制保險業投資不動產最低收益率,就是希望控制保險業豐沛的資金不要浮濫投資,以確保保戶權益,同時,節制保險業資金囤房養地。保險業目前投資房地產有多少?1兆1111億!這個小老百姓眼中的天文數字,正是支撐如今房價居高不下的主力。

試舉一例來說明限制保險業投資不動產最低收益率的作用。假設,一棟大樓年租金(租金由市場決定)150萬元,有3%租金報酬率(政府掌控),可推算出房屋價值(買賣雙方決定)約5000萬元(150萬÷3%=5千萬)。當限制保險業買下這棟大樓的租金最低收益率為2.875%時,事實上就控制住房價的上限。

據業者評估,當租金不變之下,只要金管會命令調鬆1碼,保險業的喊價買樓出價空間約多出10%;降半碼約5%,反之亦然。也就是說,限制縮緊,控制住保險業漫天喊價。一旦對保險業投資不動產最低收益率採寬鬆限制,就會發生拉抬市場交易的成交價,實質支撐商辦房市上升、引入保險資金進場。

 

保險業資金真的沒出路嗎?

中信銀7月底以51.4億元買下內湖安康段的廠辦預售大樓、中信壽和台灣人壽,以150億元取得台肥南港C3土地45年地上權,元大人壽2015年3月標下國產署南京東路二段土地後,10月加碼部署買下鄰地旅館,號稱以興建總部大樓;10月富邦人壽公告以自用為目的,購入桃園市頂級辦公室3個樓面。10月新光人壽購入士林區百齡段445坪土地,投資興建中價位出租住宅,或可聯合鄰近關係企業土地整片開發。10月中信壽15億購入台北車站亞洲廣場大樓二樓,及10月私募資金砸下151億買下中信金大樓。此時根本不需金管會進場添柴火。

以上的例子都在說明,保險業投資不動產最低收益率限制在2.805%的情況下,保險業買樓獵地仍大有可為。金管會放寬保險業投資不動產最低收益率,擺明政府在選舉前夕的種種所謂「打房」,是打假的啦, 而曾銘宗就是提油救房市的大英雄!這也就不奇怪,曾銘宗憑什麼可以從諸多政務官脫穎而出,名列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第六名,穩坐安全名單。



金管會該管理風險,支撐泡沫本末倒置

日前中央銀行降息半碼,連帶調降最低投報率(使得原本維持三年的2.875%,隨利率機動調整至2.805%),加上台幣貶值,實質已對壽險業投資不動產祭出雙重利多。面對泡沫風險仍在、壽險投資不動產熱絡、業者已享政策利多下,根本沒理由鬆綁門檻!壽險業者積極遊說要三碼,曾銘宗修改行政命令給一碼,任期只剩二個月下鬆綁門檻,根本只是以鬆綁美化經濟成長的帳面數字,掩飾振興經濟無方案、選舉前夕收買保險業者民心,把全民承擔炒房代價給便宜賣了。

壽險賣氣蓬勃無須介入、風險仍在不理會,卻選擇持續寬鬆門檻,如此錯誤的金融監理政策,漠視泡沫化危機,盲眼支撐房地產、造成房價攀升,反更深化房地產泡沫危機,更陷壽險業於危機。如此之惡性循環,請問曾銘宗這樣合理嗎?

保險業不動產收益率限制沒有放鬆空間,更無須廢除。

20151126 金管會前行動聲援個人/團體:許榮棋